热搜: 购彩大厅app下载官方
中新网泉州11月30日电 (吴冠标)“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泉州始终坚持‘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理念。”泉州市住建局局长张志铭30日表示,近年来泉州统筹谋划推进城市建设项目,聚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当天,福建泉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泉州市城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针对群众关心的城建领域相关问题,做出一系列解答。
30日,福建泉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泉州市城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吴冠标 摄
张志铭指出,进一步加快中心市区的集聚发展,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在更新提质古城区方面,泉州系统推进古城综合整治提升,通过开展街巷环境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让古城变得更有生活味。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泉州古城已有1300多年历史。经过岁月变迁,泉州古城区逐渐出现了基础设施老化、风貌受损、内涝等问题,这些问题受到大量市民群众关注。
泉州市住建局副局长蔡海鸿介绍,围绕“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保护理念,泉州市通过做好“解决现实需求”“坚持原真保护”“推动活态利用”等工作,持续推进古城保护发展。
以坚持原真保护为例,泉州市坚持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在街巷修缮中使用了大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胭脂砖,并邀请传统工匠参与修缮,采用“师带徒”模式,把闽南建筑、骑楼建筑等极具特色的建筑元素都保留下来,实现“留形留魂留乡愁”。
此外,泉州还通过以修代租等方式,完成了台魁巷7号、旧馆驿25号等的保护性收储和盘活;一些社会资本也参照政府“以修代租”方式,认领古城传统建筑,经营咖啡厅、文创商品店等新业态,为古城带来了流量,也增加了居民收入,实现了古城的活态利用。
“下阶段,我们将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认管认养历史建筑、华侨建筑,充分挖掘特色建筑文化、闽南文化和民俗文化,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蔡海鸿如是说。(完)
中新网济南11月30日电 (孙婷婷)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11月30日在山东济南举办。院士、专家齐聚大会,围绕开源生态、软件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等焦点问题,进行权威解读与主题分享。
中国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威伟在致辞中表示,软件作为人类知识和文明的载体,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底座。“下一步,信发司将持续加大关键软件‘补短锻长’力度,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信发司将落实国家开源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发挥全国性开源基金会的作用,繁荣开源生态。”王威伟表示,信发司还将持续深化产业应用,坚持“好软件是用出来的”,打通产业落地全链条,让关键软件在实践中迭代升级,获得持续造血能力,同时高水平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进一步擦亮中国软件名城品牌,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园,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平在现场发布《工业软件开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时表示,中国工业软件部分领域的开源取得重点突破,部分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中,在几何内核、可视化引擎、求解器等模块使用开源组件。周平认为,开源为底层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源头活水”,企业可充分利用开源汇聚开发资源,加快应用推广的优势,不断获取技术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及应用需求。“数实融合为工业软件开源创造了新机遇,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概念崛起并流行,将对工业软件技术产生更多需求。”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11月30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孙婷婷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作题为《AI定义制造?》的主旨报告时指出,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实现了人力或者是传统自动化不可为的作用,能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硬问题”。“比如说,大型船舶发动机领域的焊接质检工作,通过引入AI,在焊接过程中高频采集焊接参数,实时进行分析,就可以在焊接单元中解决质量问题。”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11月30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孙婷婷 摄
作为中国首批软件名城,此次大会举办地济南今年1月-10月软件业务收入达4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规模总量跃居全国第七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济南市副市长谢堃介绍说,该市集聚了众多软件产业园区、企业和平台,打造了协同高效的“1+N”政策体系,软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大会的签约环节,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就共同筹建中国移动(山东)创新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以及10余家行业代表企业就建设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进行意向签约。(完)